藏族元素的服装设计(藏族元素的服装设计来源背景)
一、藏族元素有哪些?
大致可以按照以下几类藏服藏服是藏族群众的起居、行旅、劳动方式和审美观所决定的。
农区和牧区的服装在用料和 制作上各有不同,但它们的基本特点都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农区的服装在藏袍、藏 衣 、衬衫等。藏袍以氆氇为主要原料,也有用毛哗叽等作料的。而牧区的服装有其地区特点, 这些地区海拔高,风沙大,气候高寒。所以牧区以皮袍为主,一般是不加面子的板皮。不论 是农区还是牧区,人们在腰间束带,上面缀挂镰,小刀鼻烟壶,银元等装饰品,这就是民 族 服饰的一个特点。二、藏族服装设计理念?
藏族人民对于服饰的审美结合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精神和思想涵义,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藏族服饰文化中,以服装华丽、饰品繁多之美作为审美标准的审美价值,体现了藏民族热爱生活的情感原则。藏民族追求服饰的华丽和繁多之美是一种朴素的审美心理表现,与藏民族长期的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为了迁徙方便,人们将财富变成可以穿戴的服饰。藏族服饰的艺术特点是统一的,也是多样的,藏族人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来搭配组合衣饰,与现代穿搭所追求的少而精不同,藏胞的服装是必定少不了佩饰的,且大多数藏族同胞的服装饰品搭配都有不同之处。他们在衣饰组合的统一性中求得变化,这一点上可以体现出藏民族的审美高度,然而无论这些衣饰元素如何变化,其核心都不会背离藏族本身所具有的淳朴、虔诚的精神特征。也正是这些灵魂上的特质,才使藏服至今都绚丽动人、不失韵味。
三、藏族舞元素有哪些?
在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四、藏族舞蹈动作元素是什么~?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三个方面:身姿稳定、手臂晃摆、脚步颤踏。
1、身姿稳定 体态自然放松,重心微微向前倾,脚位一般都是小八字位,身姿要保持稳定。
2、手臂晃摆 双手扶胯或者双手放在身体两旁松弛状态,身体上下小幅度的颤动,全身不要紧绷,松弛。
3、脚步颤踏 膝关节不断做出连绵柔韧的屈伸,带动松弛的上肢运动,使手臂呈现出自然摇摆的状态。
五、服装设计主要元素?
造型,色彩,材质是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
1.造型服装的造型可分为外造型和内造型,其外造型主要是指服装的轮廓剪影,内造型指服装内部的款式,包括结构线、省道、领型、袋型等等。服装的外型是设计的主体,内造型设计要符合整体外观的风格特征,内外造型应相辅相承。要避免抛开外型风格一味追求内造型的精雕细刻,因为这将会起到喧宾夺主、支离破碎的反面效果。
2.色彩色彩元素包括了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等色彩属性。服装设计元素里的色彩元素不仅指单一的色彩,还包括服装个部分色彩间的搭配。服装色彩元素主要呈现四大特性,即民俗性、与人的适应性、流行性、材质关联性。
3.材质材质元素是指服装主体部分制作面料的质地、色彩、触觉的综合反映。材料是服装的物质基础,色彩和款式都要直接由材料来实现。中鹏服装提供。。。
六、藏族舞的五大元素分解?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 五大元素,
七、敦煌元素服装设计说明?
敦煌石窟的壁画和彩塑保存了丰富而珍贵的中古时代服饰的图像和资料,如此集中、全面、系统的服饰画面,使我们感受到服饰史的源远流长,统观到服饰演变的概况。
八、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一、教学内容: 1、新授基本步法组合 2、复习藏族体态与动律 3、复习慢板弦子 二、教学目的: 1、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学习藏族舞蹈基本步法等各种组合,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的情感。 2、通过藏族舞蹈训练,使身体上体处于自然放松体态,训练膝盖,脚踝的屈张和力量,身体的协调,重心控制,对快板节奏的敏感度。 3、慢板中弦子的训练,体会呼吸调控上体左右,体会脚步的厚重感。 三、难点和突破点 1、基本步法中“七下退踏步”身体协调,脚步踏准节奏。 2、弦子训练注意节奏,速度前顶后拖,体现沉重感。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基本素质训练 2、朝天登训练组合 3、呼吸提沉训练组合 三、复习藏族基本体态动律 1、颤膝、踏地组合(注意点:身体松弛,膝盖放松,脚掌全脚踏地,重心下沉) 2、刚打组合(注意点:左脚上同时地面右脚掌踏地,脚跟不离地,左脚全脚再踏地,左右脚交替踏) 3、后腿步(注意点:踏三下,第四拍颤膝) 四、新授:基本步法组合 一)新授:第一基本步 1、教师示范:第一基本步 找出重点:看看根我们上几节课学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学生找出一样的:身体体态,颤膝、钢打;不一样:手臂姿态,上体姿态 3、学生自己训练学习分几组 4、集体训练 5、跟着节奏音乐练习,找出优秀的学生示范,找出它的优点,不足,交流 6、学生自己找毛病 7、教师检查,分析讲解示范练习 8、跟音乐练习 9、复习后退步,连上第一基本步练习 10、集体练习,注意身体姿态放松 二)、新授:七下退踏步 1、教师示范:这是什么? 2、学生找出根以前学习的“钢打”相同的地方 3、教师讲解:把“钢打”的步伐改变一下,运用前后组合成的一段步伐 4、重点:一、二两步是往后退,第三步是往前走,第四步颤膝。 5、注意七下退踏步的身体协调 6、集体练习,找出“小老师”结对子 7、分小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8、教师讲解节奏力度,速度 9、集体分组表演交流 三)、步法组合 1、复习弦子,体会脚步沉重感 2、教师示范讲解 3、颤膝+踏地+后退步+七下退踏步+后退步+弦子 4、学生练习,注意节奏速度,脚步声音的轻响 5、整体练习、学生分组练习 6、交流,个别,集体,分组 7、总结
九、中国傣族服饰元素对当代服装设计的影响?
展开全部
傣族服饰淡雅美观,既讲究实用,又有很强的装饰意味。
傣族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保留着古代“衣对襟”、“头缠布巾,喜挂背袋、带短刀”的特点,但衣料已很少再用自织“土布”。中山装和西装,已成傣族青壮男子的时装。20年来出现了有领对襟或大襟的小袖衫,头巾改为水红色、绿色、粉红色的绸子,裤子依旧。
傣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统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统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统裙;新平、元江一带的“花腰傣”,上穿开襟短衫,着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条和银泡装饰,缀成各式图案,光彩耀目。
拓展资料:傣族民族特色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们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制在筒裙、包、被面、垫单、窗帘、手巾等日用品上,每种图纹色彩都被赋于具体内容。
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上着各色紧身内衣,外罩紧身无领窄袖短衫,下穿彩色筒裙,长及脚面,并用精美的银质腰带束裙;德宏一带的傣族妇女,一部分也穿大筒裙短上衣,色彩艳丽,一部分(如潞西、盈江等地)则穿白色或其它浅色的大襟短衫,下着长裤,束一绣花围腰,婚后改穿对襟短衫和筒裙。
新平、元江一带的“花腰傣”,上穿开襟短衫,着黑裙,裙上以彩色布条和银泡装饰,缀成各式图案,光彩耀目。傣族妇女均爱留长发,束于头顶,有的以梳子或鲜花为饰,有的包头巾,有的戴高筒形帽,有的戴一顶大斗笠,各呈其秀,各显其美,颇为别致。
有所不同。她们在当姑娘时一般穿白色或绯红色的大襟短衫、长裤,将发辫盘于头上,腰间束一块小的围腰,结婚后才穿上对襟短衫和筒裙。德宏地区傣族妇女的发式也不一样,年轻的妇女是将头发束于头顶,中老年妇女则不再束发,而改戴一种黑色的高筒帽。
傣族服饰_百度百科
十、康巴藏族和藏族的区别?
行政、语言不同
1卫藏藏族
“卫藏”指拉拉萨、日喀则一带,即传统地域里前后藏的统称。该地域还包括阿里、山南以及部分林芝及那曲地区。 这一地域内的藏族在方言方面比较一致,而且在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经济等方面也较统一,是西藏地区传统的核心地域,旧称为西藏的本部。居住于该地域内的藏族统称为卫藏藏族。
2康巴藏族
康巴藏族即康区的藏族。康区最早是指卫藏以东广阔的地区,后来这一地域又分为“康”和“安多”两部分。康区多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横断山区,旧称“朵思甘”地区。习惯上将西藏丹达山以东的地区,东与四川西昌,雅安地区和阿坝藏羌自治州相连,北与青海省玉树、果洛两州相连的地域叫称为康区。具体包括:西藏昌都地区、云南迪庆州、四川甘孜州、青海五树州以及那曲东南一线。
康巴地区历史上处在汉藏过渡地带,在行政、宗教,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康巴人最为人称道的是其直爽的民族共性,宗教方面尤为虔诚,有经商和远游传统,体格相对强壮等。装束上最明显的是,康巴男子多扎英雄结以示勇武。这种传统保持至今,拉萨街头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