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牲口读后感。
假如你是一个少年学生,当你身陷校园暴力的包围之时,就等于坠入地狱,虽然狂呼救命却可能难逃厄运。假如你是一个少年学生的父母,当你的孩子被校园暴力所侵害,你虽然心如刀绞却可能无力相救,因为你难以知道该从哪里施以援手。即使作为教师,也往往对校园暴力束手无策,因为那是一张时隐时现的网。长篇小说 《小牲口》说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 当我初读这部作品时,我最强烈的感受是:《小牲口》是用青春的鲜血注成的惊叹号!校园暴力已成为孩子成长的巨大陷阱,而学校、家庭和社会却对此束手无策,实乃文明时代之耻。 《小牲口》作为小说自然是虚构的,但是有过学生经历的人会相信,这是一个极其真实的故事。故事背景发生在北京的一所普通中学,主人公耿穗穗是个普通的12岁女孩,作者用近乎残酷的写实笔法,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初中生的成长轨迹。耿穗穗是个简单的女孩子,她有着12岁小女生常有的小毛病,比如爱虚荣、好幻想之类。耿穗穗又是一个敏感脆弱的女孩子,非常容易受到伤害。她曾满怀热情,掏心掏肺地希望成为大家的朋友,但事与愿违,她被朋友出卖,被同学孤立,并经历了残酷的校园暴力事件。在校园暴力中,耿穗穗是受害者,但也无意中伤害了别人。 早在1997年,我们在做中国城市独生子女的人格状况及教育的课题研究时就发现,80%以上的城市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需要说明的是,攻击性需要不一定是打骂别人的需要,而是在与人交往中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从而伤害别人,比如公开议论某人的缺陷或隐私。显然,多数人的攻击性需要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重要条件。 耿穗穗小学时代的一天,学校组织学生们去看电影。因为春天到了,耿穗穗忐忑不安地换上了蓝色的牛仔裙。她既想让人看她的裙子,又害怕被人笑话,盘算半天,选择在黑暗的电影院里裙装亮相。为此她必须迟到。这是多么典型的女孩心理啊,因为在她的心里,穿裙装亮相比看电影还重要,可是等待她的却是群体的排斥或攻击。 当她走进电影院摸黑找自己的班级,她摸着同学的膝盖走向自己的座位时,她听见了一些电影院里的声音,嚼薯片的碎碎的声音:她穿裙子了。喀嚓。还穿裙子呢。喀嚓。臭美。喀嚓。真难看。喀嚓。没羞没臊没脸皮喀嚓喀嚓…… 我之所以举出这个细节,是因为人们不会在意它的危害,甚至不认为这是一种暴力。然而,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这种伤害是可怕的,是致命的。从人们***木不仁的反应可以看出,在这样的环境里,校园暴力完全可能像雨后春笋般地冒出头来。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少年时代,孩子非常容易从受害者变成害人者,因为他们既想摆脱困境却又常常是非不明。 在《小牲口》中,荷韵儿是初一(一)班的班花,她是像朵花一样的女孩,她身体的所有地方都像花一样绽放着。出操的时候,耿穗穗忍不住一直看着她,连她上台接红旗那纤细的手指她都能看见。“她屁股真大。”在班里比较孤立的耿穗穗迎合着班长陈静议论道。“她上厕所都有男生在门口把着,也不嫌臊!”一说起别人坏话时,耿穗穗觉得到自己和陈静特好特亲密,她没想到陈静比自己还要嫉妒荷韵儿。 “大***!”幸好不在一个班,耿穗穗想。她感到安慰,看起来这么优秀的女孩竟然被人在背后说得这么难听。 对中学生而言,校园暴力决不会只停留在语言暴力的水平上,由于社会邪恶生活的诱惑,加上青春期的躁动不安和逐渐增强的爆发力,他们很可能发展到身体的攻击和更深度的人格欺侮。 《小牲口》这部作品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校园暴力之所以可怕,因为它是一种可以传染的“病毒”,而好冲动的少男少女是易感群体。因此,对校园暴力的制约离不开良好校风的培育,而良好校风必然是师生良好素质的结晶。具体一些说来,校园暴力往往与恶劣校风相伴而生,校风越差校园暴力越多,校风越好校园暴力越少。 对遭受校园暴力伤害的孩子来说,家庭的保护是极为重要的一道防线。可是,耿穗穗及其许多同学的家庭,没有给孩子以理解和帮助,更没有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方法。青春期的孩子本来就有封闭心灵之门的特点,即使受到伤害也往往不愿意诉说。这些无助的孩子在深渊里苦苦挣扎,不知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必须警惕,因为校园暴力的基因存在于每个学生体内,这就需要引导每个学生在心里筑造和平的长城。比如,“他打你,你就打他”的教子思维就是需要改变的,因为以暴治暴的结果对孩子成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