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晴祖籍?
许晴,原名许多,外号叫阿D、阿多,1933年被捕后才改名叫许晴。祖籍安徽歙县,1911年出生于江苏扬州。1928年从扬州中学毕业后,在南京、北平搞学生运动。
1931年秋季,联华影业公司在北平设立第五分厂,并创办演员养成所,许晴在联华影业公司五分厂演员养成所从事演剧工作,与白杨拍过《故宫新怨》无声影片,白杨在《故宫新怨》中扮演了一个小丫头。"九一八"事变后,养成所解散,在"剧联"的影响下,参加了宋之的、于伶组织的名叫"苞莉芭"剧团(俄语苞莉芭为"斗争"的意思),继续与白杨在一起,同台演出进步话剧。
1940年10月,许晴随刘少奇同志到达盐城。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随后鲁艺华中分院也在盐城成立,许晴与孟波又一起被分配至“鲁艺”分院工作。“鲁艺”下设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四个系,许晴担任戏剧系教授和普通班兼课教授。3月15日,戏剧系主任刘保罗在排演独幕剧《一个打十个》时发生意外,不幸牺牲,许晴继任戏剧系主任。那时,许晴风华正茂,创作力极为旺盛。许晴、孟波的《中华民族好儿郎》高唱道:“春天的太阳放彩光,胜利的歌声响四方!我们是中华民族好儿女,千锤百炼已成钢,从不怕
千难和万险,坚持抗战在敌后方。”这是新四军东进抗日的真实写照。他编写了话剧《惊弓之鸟》,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妄图阻止我军进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的阴谋。他还创作了《王玉凤》一剧(刘保罗导演),揭露了国民党阴谋消灭新四军、勾结日伪军共同向新四军进攻的真相。剧中塑造了秘密党员王玉凤勇敢机智地对敌斗争的光辉形象。许晴的戏剧作品,在苏北各地与部队中演出后,受到普遍欢迎。
1941年5月30日,在纪念五卅运动会上演出了许晴创作的话剧《重庆交响曲》,该剧揭露了国民党四大家族积极反共的真面目。整场演出阵容庞大,刘少奇、陈毅等军部领导亲临现场观看。陈毅军长对许晴非常赏识,在正式演出前两天,还建议将剧名《重庆廿四小时》改为《重庆交响乐》。说明戏中有各种声音,有国民党官场、商场、舞场的声音,有大官僚小百姓的声音,也有我们共产党人铿锵有力的声音。从剧本内容、台词到演员的表演,陈毅军长都逐一点评,发表了独到的见解。《重庆交响曲》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的《江淮日报》报道:“该剧场景的宏大,在苏北首属创举。”
1941年夏季,日寇发动对盐阜地区大“扫荡”,根据新四军军部的指示,鲁艺师生分为两队,院部和文学系、美术系为一队,随军部转移;戏剧系、音乐系和普通班为二队,分散转移。7月23日晚,二队经湖垛转移到北秦庄,翌日凌晨,因日寇突然袭击,许晴在掩护战友突围时被刺,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