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计和非工艺设计的区别?
一、工艺设计和非工艺设计的区别?
工艺设计是设计同时强调工艺性即美观,引人眼球,而非工艺设计主要以实用性用主。
二、刷牛仔裤工艺?
牛仔裤的做旧在服装里面经常会用到,我在这里可以跟你讲一下简单又实用的方法。
做旧效果无非是破洞和褪色两种情况,或者二者兼具。因此,根据你想要的效果准备一下工具。
如果是要褪色效果,那么可以买漂白水,将想要褪色的部分少量浸泡,或者用刷子刷子少量蘸取涂在上面,等颜色差不多是想要的效果后清洗干净即可。
如果要磨破效果,可以用砂纸打磨一下,这样破洞看起来更自然,当然,建议操作的时候在下方垫上厚一点的卡纸,防止另外一面的裤子面料磨破。如果想要破洞比较大,可以用剪刀在想要做破洞的地方剪一条线,用镊子抽出里面的纤维面料,最后再用砂纸打磨,让破洞处更加自然。
三、工艺设计的主要成果?
1.工艺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保证生产的产品能符合设计的要求,制定优质、高产、低耗的产品制造工艺规程,制定出产品的试制和证实生产所需要的全部工艺文件。
2.包括:对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核、拟定加工方案、编制工艺规程、 以及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等。
产品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有:
1.工艺设计计算书;
2. 设计工艺平面布置图;
3. 设计工艺规程;
4. 制订工艺材料消耗定额;
5. 工艺定员;
6. 工艺设备选型;
7. 工艺过程能源消耗(电能装机容量、水消耗量、压缩空气用量、蒸汽消耗量、通风量、制冷量等);
8.工艺设备明细表;
9.工装明细表
10工艺试制鉴定大纲
四、铸造工艺设计的手段?
铸造工艺设计:就是根据铸造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生产批量和生产条件等,确定铸造方案和工艺参数,绘制铸造工艺图,编制工艺卡等技术文件的过程.设计依据:在进行铸造工艺设计前,设计者应掌握生产任务和要求,熟悉工厂和车间的生产条件,这些是铸造工艺设计的基本依据.设计内容:铸造工艺设计内容的繁简程度,主要决定于批量的大小,生产要求和生产条件.一般包括下列内容:铸造工艺图,铸件(毛坯)图,铸型装配图(合箱图),工艺卡及操作工艺规程.
五、1为什么工艺流程设计是工艺设计的核心?
答:工艺流程设计是,工艺设计目的。实行的必须步聚,
六、牛仔裤什么工艺的好?
从厚度来讲,常用牛仔布可分为4.5安,6安,8安,10安,11安,12安,13.5安,14.5安等。4.5安非常薄,常用来做夏季的背心;14.5安就很厚了,用来做冬季的棉大衣。牛仔裤则用8安-12安不等。 从织法来讲可分平纹,斜纹,人字纹,交织纹,竹节,暗纹,以及植绒牛仔等…… 从成分来讲,牛仔分精梳和普梳,有100%全棉,含弹力(莱卡)的,棉麻混纺的…… 好的牛仔服装材质很重要,山东地区生产的牛仔布在全国范围看是种类最多品质最好的。 由于牛仔的缩率的问题,牛仔生产厂家的版师们是同行中最忙的了,一般普通的牛仔布也会有2%-3%横直缩率,而弹力牛仔布的缩率可达10%以上,加上每卷牛仔布匹都有所不同,所以牛仔师傅的版总是打个没完没了……一般,宽松的牛仔相对较多些,版型也大多采用平面裁剪,打版的关键在于尺寸的确定。而弹力的牛仔(包括含莱卡)就麻烦些了,这种布往往用来做贴身低腰牛仔裤,加上超过10%的缩率,版型总是不断的调整,而且,牛仔裤最忌讳前浪起皱,要求就是贴身合体。近两年兴起的3D立体剪裁,常常要在膝盖处加多收褶,或多一个面,以更好地增强牛仔裤的活动自如。因此,牛仔服装的裁剪最能体现一个版师的功力,弹力较高,越难做得平整,不起皱,又外形漂亮…… 剪裁缝制完毕的牛仔还需要被送去经历一系列的后整处理:洗水,高温定型、局部压褶、手擦、破烂、手针挑褶。其中洗水的环节最为重要,也是决定品质优劣的关键。下面就由小姜同志分门别类详细讲解: 1、普洗(GARMENT WASH) 普洗即普通洗涤,只不过将我们平日生活中所熟悉的洗涤改为机械化而已,其水温在60°-90°C 左右,加一定的洗涤剂,经过15分钟的左右普通洗涤后,过清水加柔软剂即可。通常根据洗涤时间的长短和化学药品的用量多少,普洗可分为轻普洗、普洗、重普洗。普洗的目的就是使织物更柔软、舒适,在视觉上更自然更干净。叫衣服变软,加了硅油的话织物组织上多了点润滑所以手感更滑.揉戳后手指会有点滑的感觉.最简单的说就是用炒石或胶球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再和衣料一起放在洗机里"洗"或"炒".效果很多种,最大特点是褪色效果显着。 2、石洗 / 石磨(STONE WASH) 石洗即在洗水中加入一定大小的浮石,使浮石与衣服打磨,打磨缸内的水位以衣物完全浸透的低水位进行,以使得浮石能很好地与衣物接触。在石磨前可进行普洗或漂洗,也可在石磨后进行漂洗。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可以采用黄石、白石、AAA石、人造石、胶球等进行洗涤,以达到不同的洗水效果,洗后布面呈现灰蒙、陈旧的感觉,衣物有轻微至重度破损。 3、酵素洗(ENZYME WASH) 酵素是一种纤维素酶,它可以在一定PH值和温度下,对纤维结构产生降解作用,使布面可以较温和地褪色,褪毛,并得到持久的柔软效果。可以石头并用或代替石头,若与石头并用,通常称为酵素石洗(ENZYME STONE WASH)。 4、砂洗(SAND WASH) 砂洗多用一些碱性,氧化性助剂,使衣物洗后有一定褪色效果及陈旧感,若配以石磨,洗后布料表面会产生一层柔和霜白的绒毛,再加入一些柔软剂,可使洗后织物松软、柔和,从而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5、化学洗(CHEMICAL WASH) 化学洗主要是通过使用强碱助剂(NaOH,NaSiO3等)来达到褪色的目的,洗后衣物有较为明显的陈旧感,再加入柔软剂,衣物会有柔软、丰满的效果。如果在化学洗中加入石头,则称为化石洗(CHEMICAL STONE WASH),可以增强褪色及磨损效果,从而使衣物有较强的残旧感,化石洗集化学洗及石洗效果集于一身,洗后可以达到一种仿旧和起毛的效果。 6、漂洗(BLEACH WASH) 为使衣物有洁白或鲜艳的外观和柔软的手感,需对衣物进行漂洗,即在普通洗涤过清水后,加温到60°C,根据漂白颜色的深浅,加适量的漂白剂,7-10 分钟时间内使颜色对板一致。然后,再以大(小)苏打( Na2CO3, NaHCO3)对水中的残余漂白水进行中和,使漂白完全停止。待过清水后,在50°C水温中加洗涤剂,荧光增白剂,双氧水等作最后的洗涤,中和PH值,荧光增白等,最后进行柔软处理即可。根据漂白剂的不同,漂洗可分为氧漂和氯漂。氧漂是利用的是双氧水在一定PH值及温度下的氧化作用,漂后布面会略微泛红。氯漂则利用的是次氯酸钠的氧化作用,其褪色效果较粗犷,多用于蓝靛牛仔布的漂洗。漂白对板后,应以海波对水中及衣物残余氯进行中和,使漂白停止,漂白后再进行石磨,则称为石漂洗(BLEACH STONE WASH)。 7、破坏洗(DESTROY WASH) 成衣经过浮石打磨及助剂处理后,在某些部位(骨位、领角等)产生一定程度的破损,洗后衣物会有较为明显的残旧效果。 8、雪花洗(SNOW WASH) 把干燥的浮石用高锰酸钾溶液浸透,然后在专用转缸内直接与衣物打磨,通过浮石打磨在衣物上,使高锰酸钾把摩擦点氧化掉, 使布面呈不规则褪色,形成类似雪花的白点。再然后把衣服洗水脱浆,烘干最后进行柔软处理。其主要工艺过程即:浮石浸泡高锰酸钾——浮石与衣物干磨——雪花效果对板——取出衣物在洗水缸内用清水洗掉衣物上的石尘——草酸中和——水洗——上柔软剂。 9、猫须(MOUSTACHE EFFECT/WHISKER),属于手砂(手擦,HAND BRUSH)的一种,形状似猫须而已。 10、喷沙又叫打沙(SPRAY STONE WASH / SAND BLAST)。是用专用设备在布料上打磨,通常有一个充气模型配合。 11、喷马骝(MONKEY WASH)和喷沙本质的区别就是前者为化学作用,后者则为物理作用。喷马骝就是用喷枪把高锰酸钾溶液按设计要求喷到服装上,发生化学反应使布料退色。用高锰酸钾的浓度和喷射量来控制退色的程度。从效果上分的话,喷马骝退色均匀,表层里层都有退色,而且可以达到很强的退色效果。而喷沙只是在表层有退色,可以看到纤维的物理损伤。 12、碧纹洗(Pigment Wash /Pigment Dyed Wash)是那些经过涂料染色的服装专用的,其作用是巩固原来的艳丽色泽的同时增加手感的软度局部磨白是喷马骝碧文洗是采用一种染色的浆料,进行成衣染色。洗出来的效果很自然。很漂亮!目前欧洲很多国家都喜欢采用这种洗水染色,还有一种洗水叫:硫化洗。原理和这个大体一样的。。只不过硫化只能洗出灰色。
七、mbbr工艺设计参数?
生物流化床(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Process简称MBBR法)是生长生物膜的载体层在废水中不断流动的生物接触氧化法。载体是聚乙烯中空圆柱体,长5~7mm,直径10mm,内部有十字支撑,外部有翅片,密度0.95g/cm2,空隙率88%,可供生物膜附着的比表面积约 800 m2/m3,能给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填充率可高达67%,可在好氧操作下以空气搅拌,或在兼/厌氧操作下以机械搅拌,使生物接触材在水中均匀的悬浮流动。这种载体的特殊形状使微生物在有保护的载体内表面生长而去除废水中的 BOD5。
八、化工工艺设计参数?
设计温度为工艺条件下的最大或极限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温度,一般比操作温度高15~30℃。操作温度一般低于设计温度,其中涉及安全系数及工艺条件下的影响因素。当温度变化时,所涉及的材料强度、使用范围会随之改变。
九、制药工艺设计原则?
1.安全性,即用药的安全性。
2.有效性,药物制剂的有效性是药品开发的前提,虽然活性物物成分是药品中发挥疗效的最主要的因素,但影响其药效的因素也有很多。
3.质量的可控性,药品质量是决定其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制剂设计必须保证质量可控性。
4.稳定性,药物制剂的稳定性是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
十、什么是“工艺设计”?
一、工艺设计是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使其成为合格零件的全过程,加工工艺是工人进行加工的一个依据。
二、拟订工艺路线是设计工艺规程最为关键的一步,选择定位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1、基准重合原则
应尽可能选择被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
2、统一基准原则
应尽可能选择用同一组精基准加工工件上尽可能多的加工表面,以保证各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加工轴类零件时,一般都采用两个顶尖孔作为统一精基准来加工轴类零件上的所有外圆表面和端面,这样可以保证各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和端面对轴心线的垂直度。
3、互为基准原则
当工件上两个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可以采用两个加工表面互为基准反复加工的方法。例如,车床主轴前后支承轴颈与主轴锥孔间有严格的同轴度要求,常先以主轴锥孔为基准磨主轴前、后支承轴颈表面,然后再以前、后支承轴颈表面为基准磨主轴锥孔,最后达到图纸上规定的同轴度要求。
4、自为基准原则
一些表面的精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常以加工表面自身为基准图示为在导轨磨床上磨床身导轨表面,被加工床身1通过楔铁2支承在工作台上,纵向移动工作台时,轻压在被加工导轨面上的百分表指针便给出了被加工导轨面相对于机床导轨的不平行度读数,根据此读数操作工人调整工件1底部的4个楔铁,直至工作台带动工件纵向移动时百分表指针基本不动为止,然后将工件1夹紧在工作台上进行磨削。
5、粗基准的选择原则
保证零件加工表面相对于不加工表面具有一定位置精度的原则
被加工零件上如有不加工表面应选不加工面作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不加工表面相对于加工表面具有较为精确的相对位置,表面为不加工表面,为保证镗孔后零件的壁厚均匀,应选表面作粗基准镗孔、车外圆、车端面。当零件上有几个不加工表面时,应选择与加工面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6、合理分配加工余量的原则
从保证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考虑,应选择重要表面作粗基准。在床身零件中,导轨面是最重要的表面,它不仅精度要求高,而且要求导轨面具有均匀的金相组织和较高的耐磨性。由于在铸造床身时,导轨面是倒扣在砂箱的最底部浇铸成型的,导轨面材料质地致密,砂眼、气孔相对较少,因此要求加工床身时,导轨面的实际切除量要尽可能地小而均匀,故应选导轨面作粗基准加工床身底面,然后再以加工过的床身底面作精基准加工导轨面,此时从导轨面上去除的加工余量可较小而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