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的由来和发展历史?

2023-09-01牛仔外套

一、地瓜的由来和发展历史?

地瓜,又名甘薯、白薯、山芋,原产于拉丁美洲,后传至吕宋(今菲律宾)。明代万历时,有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吕宋经商,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航海7昼夜,秘密带回国内。甘薯之所以能在全国广泛种植,也是陈氏后代的功劳。

二、连氏的由来和发展历史?

  连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330位。  连姓起源:  起源一:  出自高辛氏,远古颛顼之后,以祖字为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  起源二:  出自芈姓,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  起源三:  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据宋朝江苏巡抚宋章定所撰《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记载:“连氏,曰:齐大夫连称之后。”  起源四: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连帅,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连帅,是西周初期周公旦在镇压了纣子武庚禄父叛乱之后,为了控制远在各地的诸侯国,便将每十个边远诸侯国编为一个连,由周王室派遣或指定某诸侯国之君为首领,称连帅。  起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连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连长,是西周时期设置的小行政区域军事行政长官。  起源六: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连率,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连率,是汉朝时期对“太守”的别称。  起源七:  源于南匈奴,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匈奴铁弗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云赫连天,他建立了夏国,王族以赫连为氏。史称“胡夏“。  起源八:  源于鲜卑族,出自东晋十六国时期北匈奴吐谷浑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吐谷浑部本为辽东鲜卑慕容部的一支,由于长期被匈奴所控制,且在秦、汉之际为匈奴北帐可汗属下的部族之一,因此在史学上又有称之为北匈奴者,实际上与匈奴还是有所区别的。但因长期为匈奴控制,其民族与匈奴有血缘融合,在文化上亦有交融。  起源九:  源于赫哲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吉林通志》记载:  赫哲族穆里雅连氏,出自古老的费雅喀奇勒尔族,世居黑龙江下游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uliyalian Hala。  清朝晚期以后,赫哲族、满族穆里雅连氏多冠汉姓为连氏、穆氏、李氏等。

三、芭蕾舞的由来和发展历史?

  芭蕾由法语ballet音译而来,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十七世纪后期开始在法国发展并日臻完美,十九世纪末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代。芭蕾用音乐、舞蹈手法表现戏剧情节,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女舞者表演时以足尖点地,代表作品有《天鹅湖》、《仙女》、《胡桃夹子》等。

  世界公认的顶级古典芭蕾舞团有七个:前苏联的基洛夫芭蕾舞团、莫斯科年夜剧院芭蕾舞团,美国的纽约市芭蕾舞团、美国芭蕾舞剧院,英国的皇家芭蕾舞团,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及丹麦的皇家芭蕾舞团。

  芭蕾的发展

  芭蕾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是《王后的喜剧芭蕾》(1581年),这场芭蕾舞的乐谱迄今仍保留。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体系。

  十六世纪,意大利舞蹈教师《王后的喜剧芭蕾》编导——博若耶认为芭蕾是几个人在一起跳舞的几何图案组合。这种观点完全着眼于芭蕾的形式美,单纯地追求技巧的高超华丽,几乎不考虑内容情节。

  十八世纪后期,芭蕾大师诺韦尔在1760年出版的《舞蹈与舞剧书信集》中首次提出了情节芭蕾的主张,强调舞蹈不只是形体的技巧,而是属于戏剧表现和思想交流的工具。这一理论推动了芭蕾的革新浪潮,在许多演员、编导的持续努力下,芭蕾从内容、题材、音乐、技术、服饰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芭蕾最终与歌剧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剧场艺术。

  十九世纪,法国巴黎进入了浪漫芭蕾的黄金时期,推出了《仙女》(1832)、《吉赛尔》(1841)等传世之作。随后俄罗斯进入了古典芭蕾的鼎盛时期,留下了《胡桃夹子》(1892)、《天鹅湖》(1895)等经典剧目。

  

四、良渚古城的历史由来和发展?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内,总占地面积3平方千米,始建于公元前3300年。。

五、会意字的由来和历史发展?

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例如“灶、尘、国、”等。

说文解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字之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拿“人”和“木”说:“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众”等,“人”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保、伐、戍、付、伍”等;“木”和“木”可以组合为“林、森”,“木”还可以和其他形体组合为“析、相、采、困”等。因为会意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的会合,所以可以表示许多抽象的、用象形或指事的方法难以表示的意义。

六、剪纸的历史,发展和由来有哪些?

我国剪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见于《春秋繁露》中的“纸翎”记载。其原本只是写字所用的纸片,逐渐发展成为剪制图案装饰的纸艺。此后有数百年的历史,剪纸发展的迅猛,在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出自各地名家之手,甚至有国家礼仪性质的剪纸,穿插在民间活动中。古代剪纸图案多以活泼自然的形态,将动物、植物、花卉、禽兽、人物、物品等多样元素剪切在纸上,风格独特,极其精致。近现代以来,剪纸技艺发展迅猛,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形态矫枉过正、色彩浓艳、装饰华丽,已经成为我国民间特色艺术的享誉全球的文化瑰宝。

七、长度的由来及发展历史?

长度单位米的由来 - —— 国际单位制的长度单位“米”(meter,metre)起源于法国.1790年5月由法国科学家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建议以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全长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单位——米,1791年获法国国会批准.为了制造出表征米的量值的基准器,在法国天文学家捷梁布尔和密伸的领导下,于1792~1799年,对法国敦克尔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进行了测量.1799年根据测量结果制成一根3. 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铂杆(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杆两端之间的距离定为1米,并交法国档案局保管,所以也称为“档案米”.这就是最早的米定义.

八、盐的起源发展历史由来?

盐的制作与使用起源于中国,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的诸侯,开始以海水煮乳,煎成盐。其色有青、黄、白、黑、紫五样。现在推断中国人大约在神农氏(炎帝)与黄帝之间的时期开始煮盐,中国最早的盐是用海水煮出来的。到了20世纪50年代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根据以上资料和实物佐证,在中国,盐起源发生的时间远在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发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盐用火煎煮之鼻祖,后世尊崇其为“盐宗”。在宋朝以前,在河东解州安邑县东南十里,就修建了专为祭祀“盐宗”的庙宇。清同治年间,盐运使乔松年在泰州修建“盐宗庙”,庙中供奉在主位的即是煮海为盐的夙沙氏,商周之际运输卤盐的胶鬲、春秋时在齐国实行“盐政官营”的管仲,置于陪祭的地位。

九、师姓的由来,发展历史?

师(Shī 师)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产生于远 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0323330古时期,得姓始祖为轩辕黄帝的大臣、中华民族第一位乐神宗祖师延,起源地在现在的河南省新郑市。

据专家研究,师姓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源出有三: 1、以官名为姓。  据史书记载,上古时期,辅佐君王的重要大臣皆称师。据史籍《姓谱》记载,夏、商时代,管理乐技的职官名称就叫作“师”,如上古时期的师延,商王朝时期的师涓等。周王朝时期有师尹之官,专职掌管音乐歌咏。这些人的后代子孙遂以职官为姓,乃成师姓。2、以技艺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擅长乐技的人皆被称为师。当时比较著名的有晋国师旷、师服,鲁国师乙、师襄,郑国 师悝(shikui)、师触、师躅、师惠、师叔,卫国师涓等等,皆为当时的著名乐师,精于音律。在这些精于乐技的乐师们之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的职业技能称谓为姓氏者,称师氏,世代相传至今。3、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师姓的血脉相对比较复杂。到北宋时金国尚书右丞师安石,原姓尹,为避讳,改尹姓为师氏。清朝以后,蒙古人姓巴克西纳尔氏、巴戈西纳儿氏,改汉姓均为师。今蒙古族、满族均有师姓。人物:师延、师旷、师涓、师叔、师丹、师范、师逵

十、油的起源发展历史由来?

众所周知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它不仅能给人提供热量和必需脂肪酸,更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可口。如今市场上食用油口味和种类都非常丰富,那么你们可知道在过去,我们的先人吃什么油呢?而他们又是如何获取的呢?

动物油脂篇

最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获取。狩猎时代人们就开始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

油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者“膏”。

按《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也就是说从有角的动物脂肪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

还有另一种解释,《礼记.内则》记载,当时烹饪,“脂用葱,膏用韭。”宋元时期的学者陈澔注释到:“肥凝者为脂,释者为膏。”凝固成固体的叫脂,融化成液体的叫膏。

关于动物油脂在烹饪中的应用,不少文献都有记载,比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这里规定了四季献给天子的鸟兽及烹饪用油。膏香、膏臊、膏腥、膏膻这几个词有不同的解释,但不外乎就是牛油、羊油、猪油这几种动物油脂。

先秦时期的饮食泛善可陈,那时候的蔬菜大都口感很差,留传到现在的也就是萝卜、韭菜、葱、蒜等寥寥几种。因此那时候贵为天子也就是天天吃动物油煎肉。

植物油脂篇

植物油料作物在我国具有很长的种植历史,品种也很丰富。

比如大豆,古代叫做菽,春秋时期已被列为五谷之一,但那个时候的这些作物主要是作为粮食蔬菜作物,真正用来做榨油原料的,大概在汉朝才出现。最开始用来榨油的原料也不是大豆,而是芝麻。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芝麻便是张骞从西域胡地带回的,所以芝麻最早叫“胡麻”。在汉时已被用于榨油,所生产的油叫“麻油”或“胡麻油”。《三国志·魏书》记载,魏将满宠在抵御孙权进攻合肥的时候,“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回想一下这场战役,一边战火冲天,一边是点燃的芝麻油香味四溢。不知道交战双方将士是不是一边打一边流口水。

宋代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一个高峰,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均出现在这一时期。榨油技术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用于榨油的油料作物开始增多。

宋代人不但吃的油品种增加,对油炸食品的热爱也是前所未有。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今之北人喜用麻油煎物,不问何物,皆用油煎。”我国的传统小吃油条,据传说是南宋绍兴年间,秦桧杀害了民族英雄岳飞,人民为了表示对奸臣的憎恨,把秦桧和其妻王氏的样子捏制到面饼上,并把两块样子不同的面饼背靠背粘著并放在滚油锅里炸,起名叫“油炸桧”,后来更名为油条。

元代王祯所著的《东鲁王氏农书》。在这本书里有一章节《油榨》,详细记录了油榨车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取油具也。用坚大四木,各围可五尺,长可丈余,叠作卧枋于地,其上作槽,其下用厚板嵌作底槃,槃上圆凿小沟,下通槽口,以备注油于器。

文中详细的记载了器械构造以及原料的破碎、蒸炒、制饼和压榨的过程,对此作者有诗云:巨材成榨床,细溜刻槃扣;麻烂入重围,机械应心手。这种榨油方法一直流传到现在,在某些农村地区还能够看到这种古老的制油方法。

古往今来食用油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巨大的重要性,如何吃到健康的油越来越是我们注重的地方。在平时生活中,你是吃什么油呢?

相关文章